春季求职旺季 小心招聘陷阱
作者:admin 日期:2017-05-13 浏览

日前,从市公安部门了解到,春季,又进入了一年中的求职旺季。很多不法分子也利用这个时机来骗取求职者的钱财。首府警方提醒广大务工人员,找工作要到正规的、合法的劳务市场,千万不要相信那些随意相约在车站、小旅馆、黑中介等地见面的游击招工者,更不能随意将贵重物品或钱财、证件交由他人。发觉上当受骗,请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

在此,警方还整理出一些常见的招工诈骗手段,请广大务工人员提高警惕。

陷阱一:网上兼职刷信誉

网上有一些所谓“刷信誉”的兼职,写着“每单任务只需5分钟”“任务酬劳10元至50元不等”等信息。按照上面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对方会发来一份工作申请表和工作流程介绍。工作可能是买各种充值点卡刷信誉,信誉值达到某个标准,即可返还现金,另有佣金提成。但当你大额支付后,佣金和本金便不会到账。

警方支招:“刷信誉”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欺骗行为,这类兼职工作往往存在猫腻,不法分子在发布虚假信息时,一定会提到“高回报”“收益快”等。一开始不法分子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只是为了诱惑套取求职者投入更多的钱。

陷阱二:面试遭遇“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面试结束,对方让应聘者回去等消息。不久,应聘者便接到“猜猜我是谁”“我是领导,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的诈骗电话。应聘者求职心切,以为这个电话是此前面试部门打来的,容易连连答应不法分子的要求,不知不觉陷入骗局。

警方支招:务工人员一定要到正规的、合法的劳务市场找工作,最好能确认用工方的联系方式。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更不要随意将贵重物品、证件或钱财转交他人,发觉上当受骗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

陷阱三:“皮包公司”合伙诈骗

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警方支招:在求职时必须提高警惕,面试之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不要轻信其花言巧语。同时,找工作时不要将本人的身份证、暂住证等有关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防止被骗子所控制,而被逼交出钱财。

陷阱四:临时租用办公场所办公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帜,在人员流动量大的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其鼓进行招聘,在骗得多人上当缴纳一定的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待应聘者等不到上岗通知找上门来时,才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或物是人非了。

警方支招:求职者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在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或正规。

陷阱五:网络设好陷阱要求转账

网络成为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也就乘虚而入,编织各种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的账户诈骗。

警方支招:通过互联网方式应聘的,要首先确认该单位的真伪,不要被那些诱人的待遇和薪水所迷惑,更不要贸然向招工者所提供的银行账号汇钱。

对此,内蒙古诚安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家毅提醒求职者,为避免掉入求职“陷阱”,求职时,应详细了解用工单位的背景,验看其有无营业执照和固定办公场所。遇到所谓高薪、高福利的工作时,要谨慎对待,不要轻易向对方缴纳押金、报名费等。

应届毕业生小心9大招聘陷阱

陷阱一:只试用不录用

应届毕业生小甲:我进入一家企业做助理,和人事经理谈好了试用期3个月,表现好就可以转正,结果努力工作三个月后,人事经理说工作的不好,让我走人。

用人单位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低成本应届毕业生,等使用期一过,就以各种理由解聘,这需要同学们入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尤其是工作内容和劳动期限、考核标准等方面的细节。

陷阱二:储备经理变业务员

一些业务型的招聘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通常以储备经理、总裁助理等名义进行招聘,然后把找来的人员安排到业务组去跑业务、跑销售的岗位上。

同学们求职时一定要搞清楚具体内容,询问工作细节。如总裁助理的岗位,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再与招聘单位的岗位内容进行对比后再做决定,以免掉入陷阱。而且,大家一定要到真实可靠的招聘网站上查看招聘信息。

陷阱三:不交培训费不录用

应届毕业生小明:我去一家公司面试,入职后没有收取任何费用,说要试用一段时间,才考虑是否录取,我工作了一个月,他们让我参加公司内部培训,并且缴纳培训费500元,我不同意,对方就要挟我,不交培训费就不录用,一个月的工资也不给。

这种陷阱很不好防范,所以在入职之前一定要向单位询问好试用期的工资情况,而且对于这种打着招聘旗号,收费培训的行为一定要慎重对待,切勿盲目交钱上当受骗。

陷阱四:工资税前税后差距大

应届毕业生小红:和人事经理谈好基本工资3000元,然后就签合同了,等到发工资那天,才发现自己刚刚拿到2000元,询问人事部门,被告知扣了各种保险和各种费用。

有一些用人单位用靠薪资招聘人员,但员工实际拿到的工资与预期数额完全对不上,因此,大家在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前,一定把薪酬待遇看清楚,基本工资、浮动工资、保险扣除多少项、奖金制度等,并且看好合同上标的是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以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陷阱五:找关系招聘诈骗

招聘单位谎称跟某某单位领导是亲戚或朋友,可以为求职者打通关系找到工作,但走后门得花钱打点关系,于是从求职者口袋中掏走了钱。

对于表面讲“感情”、“哥们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新认识的“朋友”、“老乡”),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提醒自己理性分析问题。

陷阱六:身份证件等暗中盗用

小徐刚刚大学毕业,她怎么也想不到参加一场招聘会后,自己竟成了法庭上的被告。原来,去年骗子招聘公司现场要求审核,用过自己的身份证,不料该公司利用招聘之机,骗取了她的身份证,并冒名办理了该信用卡,导致她惹上了官司。

不要同意招聘单位扣押学生证、身份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同时注意携带的物品不能离身,不要给予骗子可乘之机。

陷阱七:借口招聘,实为剽窃

有些设计公司或者营销公司,为了节约成本,通过大规模的招聘方式,来获取好的创意或方案。有很多中、小企业或个别大型企业,将公司内接下的项目作为考试题目让应聘者完成,在不付出人和成本的情况下,骗取应聘者的劳动成果。

提交策划方案或劳动成果时,要准备2份。一份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在留存的一份上让招聘单位确认签字,以便将能够证明劳动成果内容,并在作品上附上或标注“未经本作者同意不得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等字样。

陷阱八:“捉迷藏”招聘诈骗

一些中介部门在收取一定服务费后,宣称职位已满,还有一些中介在收取完服务费后,携款逃之夭夭。

正常招聘一般都会通过学校或大型招聘会、大型招聘网站发布,并有专职人员负责招聘工作,对招聘有疑问时,可通过多种方式查看招聘单位资质,如营业执照,上网搜索该单位的网站与招聘信息中留的地址、电话是否一致。

陷阱九:警惕传销陷阱

传销组织以招工为由,利用年轻人渴望成功的心态,宣扬“好工作”、“高收入”,导致一些在校学生迷失于传销漩涡中难以自拔。

同学们在遇到有高报酬、优厚条件的工作时,请谨慎前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谨防人身财产受控、受损。